——记者跟随中科院海洋所科考船现场体验海洋环境监测
科学家在甲板上使用温盐深仪取样。 郑文斌 摄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郑文斌
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作为国内唯一逐月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的单位,30年来对胶州湾进行了连续、综合观测与研究,胶州湾也成为我国温带海域近海生态系统研究的“模式海湾”。昨日上午,记者跟随中科院海洋所的“创新”号近岸科考船前往胶州湾现场体验海洋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工作。
设定14个站位获取最全资料
早上9点,记者一行搭乘44吨级的“创新”号近岸科考船从青岛邮轮母港出发,前往位于胶州湾东部的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拔颐敲吭轮辽僖淮喂鄄饨褐萃?,完成全部14个站位的观测需要2到3天?!焙Q笏こ淌ν虬滤?。
“胶州湾观测站始建于1981年,是我国温带海域唯一的集监测、研究与示范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研究站。目前我们在胶州湾及邻近海域,设定了14个代表性站位?!闭境に锵冀樯?,作为国内唯一逐月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的单位,经过30多年来对胶州湾不间断地综合观测与研究,中科院海洋所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资料,使胶州湾成为我国海洋生态研究中数据最全、资料最多和监测时间最长的研究海域,成为了我国温带海域近海生态系统研究的“模式海湾”。
长期调查50余个要素
“我们的工作就是以季度航次、月航次、旬航次相结合的嵌套高频率调查方式,对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叶绿素、水文要素、海水化学要素、海洋底质调查、悬浮物等50余个观测要素,进行长期连续观测?!蓖虬滤怠4诵?,他和几位同事为记者现场示范了对该站位的水质取样和浮游生物观测等工作。
据了解,该站点水深6米,科学家们会将仪器用缆绳固定,放至水下5.5深左右取样,随后样品将在船舱内通过实验器皿过滤,取得需要的研究样本后送回海洋所研究。
“这个仪器叫温盐深仪,一般测水温、盐度和水深。上面还可以安装测叶绿素、浊度等的探头?!蓖虬滤?,记者在现场还看到科学家们使用卡盖式采水器和拖网采集水样和微生物样品?!安杉侠此螅颐腔嵩诖漳谑笛?,取得需要的样本?!蓖虬赂嫠呒钦?,通过对采集样品的综合分析,可以判断胶州湾当前的生态情况。
“比如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叶绿素观测实验,取得的样品中如果叶绿素含量较高,就说明当前的水中微藻等生物繁殖量大。”据介绍,由于微藻等生物比较丰富,所以胶州湾的海水通常呈现碧绿色。
守护青岛“母亲湾”任重道远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我市环境?;すぷ鞯目?,胶州湾水质正逐步改善,但周边污染因素依旧存在,?;で嗟旱摹澳盖淄濉比沃氐涝?。
“从观测数据上来看,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的前几年间,胶州湾的水质一直在恶化。从近十年来看,这里的水质状况正在逐步改善,但保护青岛的‘母亲湾’任重道远?!彼锵妓担ü越褐萃宓墓鄄夂拖低逞芯?,他们成功构建了海湾生态系统长期观测与系统研究平台,为海湾生态系统、近海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以及变化趋势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数据基础,可为我市后续开展?;そ褐萃搴S蚬ぷ魈峁┲С拧?/p>
记者了解到,通过近海生态系统长期变化数据共享,胶州湾生态站与国际一流海洋研究机构开展重点合作,使胶州湾成为国际上开展海湾长期变化研究的重要海湾之一。同时,该研究也将成为即将在青岛建成的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重点研究工作之一。
《青岛日报》2018年10月24日 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