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瓶夹蚏OV入水
ROV对着陆器进行移位
ROV携带拉曼光谱仪对水合物进行原位探测
ROV在6000米海底插国旗
布放标志物(庆祝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建所60周年)
采集海底岩石
10月26日,在中国科学院“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海洋先导专项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等单位共同研制的“深??瓶夹?/span>ROV系统”,即“海星6000”有缆??厮禄魅嗽猜瓿墒状慰瓶加τ萌挝?。该航次取得了丰富的环境样品和数据资料,最大下潜深度突破6000米,再创我国ROV(有缆??厮禄魅耍┫虑钡淖钌罴吐肌?/span>
“海星6000”是我国首台成功自主研制的6000米ROV装备,在历时两年半的研制过程中,突破了超长铠装缆的实时状态监控与安全管理、自适应电压补偿的长距离中频高压电能传输、近海底高精度悬停定位等多项关键技术??山5壮て诳购Q蠡肪车鞑椤⑸锒嘌缘鞑?、深海极端环境原位探测和深海矿产资源调查等深??瓶脊ぷ鳎夜詈?蒲а芯刻峁┣看蟮募际踔С?。
在2017年9月开展的试验航次中,“海星6000”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611米,创下当时我国ROV下潜最深纪录,重点验证了系统本身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为后续的科考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科考航次针对科学目标设计,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组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深??蒲в牍こ萄芯克?、同济大学等单位冷泉宏生物、深海微生物及深海地质等领域的科学家参与。航次于2018年10月1日启航,历时26天。
本航次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6000米ROV平台和应用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开展6000米深??瓶嫉哪芰?,为我国深海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我国深??蒲а芯咳〉酶蟮慕?。